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与科研 > 正文

机械学院举办第589期阳光论坛

发布时间:2024-04-03  发布者:WH 点击阅读数:

2024年4月1日下午3点,我校第589期阳光论坛在8D201举行,该论坛由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梅顺齐教授主持,学院科研带头人、青年博士、学院师生代表共同参加了该论坛。

多位俄罗斯专家应邀来到机械学院进行学术交流活动,梅顺齐教授在开场时表示非常欢迎各位俄罗斯专家的到来,同时向同学们介绍俄罗斯在金属材料等领域拥有先进的思路和技术。希望借此交流的机会可以丰富机械学院同学们在该相关领域的知识面。同时拓宽视野以此应用到自己的研究方向上。

一、围绕《化学热处理(CHT)一种控制金属合金性能的方法》

古丽耶夫•亚里山大教授重点讲述了对金属合金进行化学热处理(HTO)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在化学活性介质(固态,液态,气态)中对金属材料进行高温加热和曝露。进行化学热处理的目的是使产品表层富含某些元素(C、N、B、Al、Cr、V等),这些元素被称为饱和元素或饱和成分,改变表层的化学成分,而化学成分的变化,会导致扩散层的结构和性质发生变化。现有的化学热处理方法可以分为三大类,分别是固相饱和、液相饱和、气相饱和。然后古丽耶夫•亚里山大教授分别介绍了对不同种类的金属物质进行生产试验,如有磨损痕迹的碎纸机泵部件等,并详细分析了生产测试结果,开发了一系列的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范围包括机械制造企业,维修企业,运输和农业机械,道路和建筑机械,采矿企业等等。其中,应用较多的技术如在可气化模型铸造过程中对机械零部件和工具进行表面硬化的技术:用灰铸铁CH20制成的抛丸器筒体,根据开发的技术进行硼铬淬火后进行的测试表明,其工作性能不低于目前使用的抛丸器筒体。还有生产试验表明,在等温条件下进行硼钛化后,钻头的耐久性提高了六倍,斩波器泵的硼铬化部件的耐久性提高了五倍。用于喷嘴体燃料入口孔深钻的导体衬套的电阻增加了8-12倍。在热循环条件下进行硼铬处理的喂料辊的耐久性提高了50倍以上。多组分饱和工艺可以形成表层的多相结构,具有多种有用的特性。不同元素的多组分饱和或产品内外表面的多组分饱和,使制造具有独特性能的多层复合材料成为可能。此外,通过化学热处理还可以获得硬化产品的多种特性,而这些特性是其他方法无法获得的。教授强调在这种情况下,化学热处理不能被视为零件制造中的某种操作,而是一种获得全新结构材料的方法。最后,古丽耶夫教授还对俄罗斯阿尔泰国立技术大学进行了环境的介绍,那里风景优美,有非常多的中国留学生包括武汉纺织大学的学生在那里交流学习。古丽耶夫•亚里山大教授希望同学们可以到阿尔泰国立技术大学加强学术交流活动,与该校学生共同进步。

二、雷格德诺夫•布利亚尔(英文:Lygdenov Burial)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介绍了国际暑期青少年材料科学学校的一些相关状况,例如学习的领域,学生的衣食住行,并且邀请在座的各位可以留意出去学习的机会。此外,关于化学热处理这个课题,教授也给出了独到的见解。

三、吉耶夫•弗拉基斯拉夫教授介绍了基于高功能行星齿轮机构的智能模块化机电系统,可控表面拓扑结构的纳米结构激光合成基本过程等科研方向,研究目标为:对Al-Mg-Si系铝合金的成分进行热力学建模,以确定变质处理的温度-浓度范围;研究熔体热高速加工对Al-Mg-Si系铝合金结晶和组织形成过程的影响、合金元素在各组织成分中的分布性质及其相互关系具有机械和操作特性。并对Al-Mg-Si合金的生产过程进行理论和实验研究进行了详细讲述,实验使用了稀土金属添加剂,对熔体进行热高速加工,用于铸造工件具有更高的机械和操作性能水平。

四、泽米利亚科夫•谢尔盖教授介绍了一种能够最大限度减少热处理过程中的变形的技术,并获得了更高性能的产品。该项技术已经在工厂得到应用,具有显著的效果,使“洒水针”部件的翘曲减少了3倍,这些技术的发展将在未来投入到大规模生产中。此外,该项技术可以让用户获得更清洁的产品表面,减少加工时间并获得所需的微观结构和碳含量。此外教授还介绍了钢材复合渗硼技术的应用,使用基于化学元素硼的特殊粉末混合物可以显著改变表层的化学成分,从而改变机械性能,显著提高硬度和在腐蚀性介质中的耐化学性。真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扩大了结构材料的应用范围,延长了结构材料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成本。

五、围绕《合金钢表面硼化物层的电子束改性》

乌德拉赫教授介绍了该研究着眼于提升AISI L6钢的表面性能,通过将硼化与电子束处理相结合形成功能性层。硼化技术可以形成复杂的微观结构和粗糙表面,但也存在脆性和裂纹的问题。因此,为了克服这些问题并进一步提升性能,研究人员采用了电子束处理技术。在研究中,首先进行了硼化处理。硼化是在碳化硼和铝的混合物中进行的,硼化后形成了厚扩散层,其中外层为FeB硼化铁,内层为Fe2B硼化二铁。然而,硼化铁的高脆性和易开裂性限制了其应用。接着,采用电子束处理对硼化后的样品进行了处理。电子束脉冲产生的高能量密度使得硼化物层迅速熔化和再结晶,导致表面粗糙度显著降低。这项处理使得表面变得更加光滑,同时形成了纳米结晶结构。此外,经过电子束处理后,样品的硬度得到了显著提高,从800 HV提高到1400 HV,硬度提升了1、5倍。通过XRD分析,发现硼化后的样品表面出现了铁硼化物FeB和Fe2B,以及FeAl化合物。而经过电子束处理后,FeB相消失,出现了新相Fe2AlCr的化合物。这些组分的变化对层厚度没有明显影响。除了XRD分析,还通过原子力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样品表面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经过电子束处理后的表面光滑度显著提高,表面裂纹变得更加细微,最深处仅有5微米。光学轮廓仪的数据也验证了表面光滑度的提升,根据Ra参数,经电子束处理后的表面粗糙度相比硼化前降低了40倍。综上所述,该研究通过将硼化与电子束处理相结合,成功地提升了AISI L6钢的表面性能。电子束处理使得硼化物层表面变得更加光滑,硬度显著提高,表面粗糙度大幅降低。这些结果为提高钢材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提供了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前景。

最后,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党委书记干文勋对本次进行分享研究的教授们表示感谢,也希望同学们可以抓住学校和俄罗斯高校合作的契机,加强交流,实现多方面多维度的进步。


简介:

1、古丽耶夫.亚里山大(英文:Guryev Alexey)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1982年大学毕业于前苏联阿尔泰理工学院,1992年副博士毕业于前苏联白俄罗斯理工学院,获苏联副博士学位,2001年在俄罗斯阿尔泰国立技术大学获得国家科学博士学位。1983年起在世界知名大学﹣﹣俄罗斯(前苏联)阿尔泰国立技术大学从事研究教学,该校是俄罗斯举足轻重的工科大学,国际上享有盛誉,拥有俄罗斯科学院、自然科学院院士20多名。1993年晋升教授,是该校制造技术教研室主任;兼任俄罗斯铸造学会副理事长;俄罗斯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学会副理事长;欧洲金属材料学会常务理事;俄罗斯科学与教育部国家学科评议委员会成员;俄罗斯国家科学博士专业学科审核委员会成员;俄罗斯高校4个专业的博士学位答辩委员会成员;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中 yh ameHTa Hblenpo e мысовременногоматериаловедения1根本问题)副主编;俄罗斯举办的年度国际学术会议"铸造﹣焊接﹣锻造和冲压"的学术委员会核心成员、大会主席,及国际学术研讨会"凝聚态结构缺陷的演变"的核心成员。2003年当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通讯院士,2008年当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2013年起受聘于武汉纺织大学,被评为湖北省组织部人才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才项目专家专家,2016年入选国家"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特聘专家",荣获"国家特聘专家"称号。在本基地建立了高水平国际合作团队,开展的合作研究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关于高端纺织机械关键部件的材料改性及其精密制造技术在湖北、浙江、江苏等地企业得到成功应用,并扩展到轴承制造行业,显示出极大的应用潜力,指导团队开发的工业丝加捻装备技术成果获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领导开发的高端轴表面强化技术将大幅升使用寿命,替代国外进口;这些工作对解决制约我国高端纺织装备、高端轴承制造等行业的技术瓶颈、打破国外垄断具有重要的意义。指导团队合作培养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50多项,出版学术专著10本。 Guryev Alexey (古丽耶夫.亚里山大)院士本人获得206年度湖北省政府针对外国友人的最高奖励"编钟奖",2017年春节期间受国务院邀请参加国务院外国专家招待会,受到李克强总理的亲切接见。

2、雷格德诺夫.布利亚尔(英文:Lygdenov Burial)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1980年在前苏联布里亚特国立工学院大学毕业,1990年白俄罗斯工学院研究生毕业获副博士学位,2009年在俄罗斯阿尔泰国立技术大学获得国家科学博士学位。长期担任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国立技术与管理大学金属材料及加工教研室主任、教授,兼职俄罗斯机械制造协会会员,2009年荣获俄罗斯教育和科技部突出专家等荣誉称号;2013年当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通讯院士,2016年5月当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2013年受聘武汉纺织大学,入选湖北省组织部人才项目,其成果在湖北浙江等地企业得到应用,2016年荣获浙江省政府"西湖友谊奖",2018年入选年入选国家"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特聘专家"。近些年承担俄罗斯教育与科技部科技项目、中国政府和企业合作科研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80多篇,专著6本;近年获得10余项发明专利授权;指导培养了20余名博士生。其主要学术贡献:(1)金属材料组织结构和表面改性理论及方法研究。深入研究了金属材料表面硬化处理的机理;建立了强化处理方法及其工艺条件与金相组织变化、表面层性能变化的关系,并将这些工艺方法应用到纺织机械关键零部件的材料设计和制造中;针对不同合金发明了系列饱和扩散处理方法,在学术界和行业内具有很大影响;(2)高端装备新材料的设计与制备方法研究,在冶金、有色金属和钢材焊接等领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技术创新,获得了多项专利和著作权,为欧洲和俄罗斯的冶金技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吉耶夫.弗拉基斯拉夫(英文:Deev Vladislav),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1976年5月生,2012年博士毕业于俄罗斯阿穆尔共青城国立技术大学,获俄罗斯国家科学博士学位。现任俄罗斯莫斯科国立科技大学教授(世界知名大学,俄罗斯顶尖大学,金属材料与冶金学科 QS 排名世界前30),制造技术系主任,领导建立了高性能刚与轻质合金材料设计与制备技术学术团队,研究工作居该领域国际领先地位,已成为欧洲和俄罗斯该领域最重要的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之一,取得系列具有国际重要影响的成果,应用在航空航天机械、军工装备、纺织轻工机械等领域,在欧洲和国际学术界、工业界具有很重要的影响。他是俄罗斯科学与教育部冶金和金属科学高级评议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俄罗斯铸造协会主席、俄罗斯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学会副理事长,俄罗斯期刊《有色金属》及《意大利冶金》编委,多次担任国际学术会议主席;他是莫斯科国立科技大学博士专业学科审核委员会成员。曾多次荣获俄罗斯技术科学部最佳青年科学家,2017年当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是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具有很大国际学术影响的中青年科学家。吉耶夫.弗拉基斯拉夫院士主要从事高性能钢与轻质合金材料及其先进制造技术、机械零部件表面涂层理论与技术、航空航天机械、纺织轻工机械等领域的研究与高层次人才培养,取得系列具有国际影响的重要成果,发表350余篇学术论文,著作8本,获得20多项俄罗斯发明专利,培养了俄罗斯国家科学博士和副博士15人。

4、泽米利亚科夫.谢尔盖(英文:Zemlyakov Sergei)教授,博士,俄罗斯阿尔泰国立大学,2015、09--至今阿尔泰精密制造厂处理车一,取得系列备、纺织轻工响。员会专家组成理事长,俄国际学术会议间主任,首席金属技术专家,泽米利亚科夫·谢尔盖教授是俄罗斯著名的金属材料与加工技术专家,长期在俄罗斯国立阿尔泰精密制造厂从事技术工作,担任企业首席技术研究专家,有着很强的的实践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在金属材料改性与热处理技术领域具有较为高深的技术和理论造诣。 Zemlyakov Sergei 教授与梅顺齐教授团队共同开展了钢和合金热处理技术(HDTV 真空热处理、表面强化处理、电子束处理等),创新系列工艺技术,并在企业组织和实施高性能纺织装备金属和合金的热处理技术开发。开设国际前沿讲座2次,联合指导硕士生2人。

5、乌德拉赫。1984 年出生于乌兰乌德。研究课题是表面工程、热化学处理、硼化、电子束加工、激光加工和其他课题。2007 年毕业于东西伯利亚国立技术大学粉末冶金、复合材料和涂层专业。Burial Lygdenov布里扬教授是我的主要老师之一。2013 年,在莫斯科鲍曼国立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目前,我担任俄罗斯科学院东西伯利亚分院物理材料科学研究所实验室主任一职。在此之前,曾在东西伯利亚国立技术大学工作了12年。